在爆炸性环境中使用的工业车辆,其动力源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特殊型铅酸蓄电池作为蓄电池组电源装置的核心部件,必须符合GB/T 19854—2018《爆炸性环境用工业车辆防爆技术通则》附录D的相关要求。本文将围绕该类蓄电池的防爆结构设计、制造与检验要点展开说明:
一、防氢气积聚与安全排气
特殊型铅酸蓄电池采用内部氢气不易积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电解液不能溅出的结构,如装设特殊排气栓;配备特殊排气栓,需同时满足:
透气性能:干燥状态下内部压力≤0.05 kPa,湿润状态(浸入1.210~1.220 g/cm³电解液2 min 后静置10 min)≤0.15 kPa(按GB/T 19854—2018 D.4.9 试验方法);
隔爆性能:装于≥1 L球形试验外壳,壳内及试验罐内充28±1%氢-空气混合物,点燃后不发生传爆和损坏(按GB/T 19854—2018 D.4.10 试验,每个样品试验10次);
氢气析出量≤0.5 mL/(Ah·h)(按GB/T 19854—2018 D.4.2.2试验,放电电流1.25倍5小时率,电解液温度37~40 ℃,放电3 h)。
二、壳体与密封设计
蓄电池槽须采用耐电解液腐蚀、机械强度高且绝缘性能优良的塑料材料,并应通过以下试验,冲击试验:1.0 kg重锤(冲击能量 7.5 J),分别在高温(高于工作温度 10℃且≥50℃)、低温(-20~-28 ℃)下冲击大侧面中心,无破裂(按GB/T 19854—2018 D.4.1.2 试验方法)。
渗漏试验:槽内外注清水(水面距边沿≤15 mm),施加10 kV工频电压,3~5 s内电压表读数稳定(按GB/T 19854—2018 D.4.6 试验方法);
封口:严密可靠,未灌装电解液时,内部与大气压差20 kPa,3~5 s 内压力无变化(按GB/T 19854—2018 D.4.5试验方法);
电池盖:设计为不易积聚液体和粉尘的结构,极柱绝缘凸台高度≥10 mm。
三、极柱与连接设计
极柱配置:双极柱(2个正极、2个负极),每个极柱能单独承受规定回路电流;
正极板防护:采用耐酸绝缘材料封底和上护套;若用铅封底,需加耐酸绝缘护套。
参考文献
GB/T 19854—2018 爆炸性环境用工业车辆防爆技术通则[S].
上一篇: 详细讲解一下防爆电气设备“工作温度” 与 “环境温度”
下一篇:没有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投诉电话:0377-62377728 举报邮箱:fbypt@ex12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