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壶炼厂大量进口原油致青岛港待卸货油轮暴增

2016年4月11日 来源:防爆云平台--防爆产业链一站式O2O服务平台 防爆电气、防爆电机、防爆通讯、防爆空调  浏览 2721 次 评论(0)
  近期中国新晋原油进口商,即所谓“茶壶”(teapot)炼油厂的原油购买量飙升,导致青岛港油轮暴增,卸货延迟时间长达到一个月,从而引致昂贵费用并加大了向中国售油的难度。
  
  上述这些独立的炼油商刚刚在去年从政府限制中解脱,并获得原油进口许可证,现已为2016年签下大量低成本原油。
  
  根据港口代理及船舶跟踪数据,这一现象已导致山东青岛港油轮延期卸货天数增加三倍至20-30天。青岛港是这些炼厂主要的进口港。
  
  一位交易商表示,“本月‘茶壶’炼油厂需求增长,导致进口原油要延迟一段时间才能到达。”他并称,买家要受此延迟影响,因为要缴纳大笔滞期费。所谓滞期费,就是如果货物未能在指定时间卸货,租船人需给船主支付的费用。
  
  根据能源机构Energy Aspects的数据,青岛港2月进口创下230万桶/日的纪录高位,预计3月将再创新高。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月青岛港进口量相当于当月中国进口总量的约29%。
  
  强劲的需求让青岛港的吞吐能力承受极大压力。据船运数据显示,至少有15艘油轮(包括巨型油轮(VLCC)和苏伊士级油轮)正滞留在青岛港等待卸货,其中多艘船只原定在上月卸货。
  
  此外,国内炼油企业与青岛港之间缺乏输油管线连接,意味着他们所购原油约80%都只能通过卡车运输,因此青岛港难以快速清空积压的进口船货,为新抵达的油轮提供卸货空间,加之港口终端缺少储存空间,也让油轮无法轻易卸载并继续去交付其它船货。
  
  未来情况或更糟
  
  青岛港外的油轮拥堵是全球石油行业的几个瓶颈之一,这些瓶颈推高了运费,因船舶被困在队列中。伊拉克巴士拉港也出现类似的油轮进港拖延现象,此外中国的宁波港、天津港也报告有类似的拥堵,但规模较小。
  
  船运经纪商和船舶追踪数据显示,青岛港的拥堵造成一些油轮不得不驶往其它港口,至少一艘巨型油轮将其载有的200万桶油品分流到中国两个港口卸载。随着更多船舶陆续抵达,青岛港的拥堵可能变得愈发严重。
  
  分析师指出,今年4月份从西非装船运往中国的油品预计将升至每日114万桶的19个月高位,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这些“茶壶”炼厂的需求推动。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卖给“茶壶”炼厂的约400万桶油品,并通过两艘4月到港油轮于青岛港船上交货,该公司已经预订第三艘巨型油轮(VLCC)来运送船货。
  
  新加坡一航运经纪商称,“像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这类租船者通常会把滞留费算在买家帐上。否则以当前偏低油价而言,每滞留一天就是6.5万美元,滞留十天将会吃掉贸易商很大部分的获利。”
  
  Energy Aspects亚洲分析师Michal Meidan在报告中指出,“直到油轮塞港获得解决之前,小型炼厂近期采购将踩刹车。不过,青岛北边的烟台港计画修一条输油管道至主要小厂,预料将在6月或7月开通,届时可能再次刺激买需。”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热门标签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suyuanxu@126.com

QQ:342897643

微信:suyuanxu

营业执照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豫公网安备41130202000490号 | 豫ICP备19015714号-1 (版权所有 防爆云平台 © Copyright 2009 -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