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设计

热门搜索: 防爆监控 电动机 防爆暖通 防爆风机

当前位置:首页>云设计>新闻详情

化企走出去 恰逢其时

2015年12月1日 来源:防爆云平台--防爆产业链一站式O2O服务平台 浏览 2305 次
0
  走出去 大势所趋,因企制宜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海外直接投资增长14.1%,达1029亿美元,其中能源和资源是中国海外投资为集中的领域。而2000年,这个数字还不足10亿美元。近年来,民营企业更是走在了国际化的前列,包括山东万华、浙江龙盛、浙江恒逸等在内的一大批民营企业,正在成为中国石化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重要力量。

 

  “中国石化产业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基础和条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主任庞广廉表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石化行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
  
  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副院长钟勇杰表示:“在新形势下,竞争格局发生着变化——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一方面,在与跨国公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存在的差距,通过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自己;另一方面,从产业来讲,全世界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都在进行产业转移,以前是发达国家转移到中国来,近几年我们的一些行业也在向印尼、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转移。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企业都将走上国际化道路。而主动的国际化就会使企业走到客户前面,同时帮助下游客户一起走出去。”
  
  江阴澄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兴坦言:“目前国内市场已经容不下我们。因为国内磷化工起步晚,是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一些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比有差距,而走国际化道路是缩短差距的重要途径之一。从经济规律上讲,在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走出国门也是必然趋势。” 
  
  虽然走出去在化解过剩产能、扩大销售市场、升级技术水平等方面均有助益,但更重要的是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林科表示:“从广义上讲,国际化只是一种手段,企业才是主体。就像我们常说的‘互联网+’,应当是产业+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产业。国际化走不好,可能会付出较大的代价。在石化领域,大中型企业受国际经济形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因此不少企业想到了走出去。但作为企业,应该弄清楚为什么国际化、该不该国际化。每个企业都应该从自身发展战略着手,而不是所有企业都要走出去。”
  
  谈到为什么走出去,奥克集团股份公司总裁朱建民说:“奥克一直从事环氧乙烷精深加工,因此对于奥克来说,走出去的第一个目的就是了解跨国公司在在环氧乙烷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历程中的战略,包括过去几十年他们走过的发展路径,现在在做什么研发、申请什么专利、未来布局等;第二个目的是了解国际市场的走势,虽然各国的政体不同,但市场体系方面具有共性,特别是通过了解环氧乙烷衍生产品在新兴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趋势,也更有助于判断中国的市场趋势;第三是寻求技术伙伴、人才、团队等,共同开拓中国市场。”
  
  “国际化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国际化,学习、了解国外情况,二是拓展自己的市场。”林科表示,中国每年在国际上的投资在逐年上升,重要的是企业家、企业领导者的头脑是否具有前瞻性,是否能真正适应不同的文化、经济、社会背景。对于走出去,企业家们一定要经过成熟的研究和战略制定之后才能实施。
  
  走出去 把握机遇,认清趋势
  
  在“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自贸区等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迎来了绝佳时机。而石化企业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也应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以更宽的视角为产品、企业、品牌谋求更远的前景。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指出,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做大做强的指标不单是国内资产规模和销售收入,还要看是否真正具有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石化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趋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开展产业链合作,推动中国技术和装备走出去,开拓国外新市场。民营企业要借助国有企业资本、技术、海外投资、并购等经验优势,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多种渠道解决国际化推进中的问题,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企业。
  
  “不同细分领域的国际化过程、方式也不同。企业必须从战略角度认识国际化并结合行业特点,认清所处行业在全球的发展趋势,可以使用哪些国际化手段,以及未来的机会与挑战,不能盲从。”钟勇杰认为。
  
  已成功在海外开拓出一片天地的石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技术方面,我们主要和国际大公司合作,通过合作来提高自己的国际化水平。比如,我们到国际上挖人才进行磷化工的研究和研发,现在已经拥有许多国际上磷化工领域的专业人才。”据李兴透露,不久前澄星收购了英国一家公司生产高纯度电子级磷酸的中试装置,而这次收购主要的目的则是把英国团队挖到中国来。
  
  “走出去和请进来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相通的,其目的都是合作。而中国的市场巨大,因此,国际化首先要做好中国市场。”朱建民认为。
  
  在谈到国际化经验时,林科表示:“首先我们拥有世界领先的脱硫材料,在低油价时代石化企业重要的是降低成本;其次,在先进材料的基础上,我们提供配套服务,使企业在脱硫净化方面的成本降低30%~50%。这种服务模式在发达国家已延续了几十年,社会环境、企业环境、法律环境都更为成熟,因此,三聚以技术和服务的支撑作为国际化的条件。”
  
  面对可能会遇到的政治、文化、市场、法律等方面的差异,童有好建议:“要成功实施国际化战略。第一,必须重视企业的自发性以及风险的规避与防范,不要一哄而上、盲目跟风;第二,企业要认识到国际化是手段,不是目的;第三,要注重政策的灵活性,加强对境外投资的监管。”
  
  “在国际合作中,双方的不同成为合作的基础,同时,双方的文化差异可能造成谈判及其他过程中的困难,甚至分歧越来越大。因而,合作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课,了解国际投资的基本法律制度、文化背景等。”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一位负责人表示。
  
  走出去 加强自律,防范风险
  
  “通过搜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案例,我们发现其中60%的企业并没有成功。这值得我们警醒。” 庞广廉如是说。
  
  据了解,在走出去过程中,有的企业认识不明确、战略不清晰,造成国际化盲动;同时,风险防范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大多数中国企业对国际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虽有意识,但防范措施不力。特别是法律风险与政治风险,已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风险。
  
  针对部分企业国际化战略不清晰、谋划不足,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处长童有好表示:“在走出去前需要进行战略布局,应考虑清楚企业所处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有哪些主要发展趋势,这些趋势性变化有哪些是需要通过国际化手段来解决和追赶的,未来的机会与挑战有哪些,全球市场格局会产生怎样的变化等问题。”
  
  童有好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在近年国内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有25%的投资事件是因为政治原因导致失败。其中,有8%的投资事件在投资审批等环节因东道国政治派系力量阻挠导致失败;有17%的投资事件是在运营过程中因东道国的政治动荡、领导人更迭等原因遭到损失。由于中国企业国际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少企业对国外法律不熟悉,在守法方面要求不严格,面临较大的法律挑战。有16%的投资事件是直接或间接因为法律原因导致投资受损或终被迫停止投资的。在这些因法律原因导致投资终止的案例中,有三分之一是因法律观念薄弱,不严格遵守东道国法律,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项目所致。
  
  钟勇杰在谈到中国企业特别是石化企业走出去的障碍时表示:“一是外部法律等环境与本国不同,二是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人才和管理两方面,其规范性和决策机制跟国外习惯有差异。”
  
  朱建民认为:“走出去的挑战在于决策者的思维。企业决策者要了解行业的特点、当地的文化,以及当地的法律、信用体系,而这不是仅凭多雇佣当地人或熟知当地文化的人能够解决的。因此,企业家的思想决定了国际化是否能走得长远。在国际化进程中,奥克遇到的问题是缺乏所需的咨询服务及信息、法律体系,也缺少对政策、文化等的了解,更多的是关注企业自身的行为,这给决策和判断带来困难。同样的,对方对我们也缺少相应的了解,影响双方在交流中的效率。”
  
  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国内竞争也蔓延到海外。有业内人士透露,在非洲、拉美、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经常出现几家中国企业同时竞标的情况。有的企业为了拿到订单,采取低价策略,不断降价,造成恶性竞争。有的企业在拿到项目以后,为了降低成本又偷工减料、降低工程质量,导致合同终无法履行,给企业自身造成很大的损失,同时也损害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整体形象。
  
  对此李兴表示:“国际知名企业对产品的要求很高,特别是安全性。而国内企业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能保证稳定的质量。我们做到对自己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并购买产品责任保险,不仅降低风险,也更符合国际规则。”
  
  融资难也是制约企业走出去的因素之一。童有好表示,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较高。调查显示,有近30%的企业表示对对外直接投资的融资支持服务不满意,68.4%的受访企业希望政府提供融资支持。调查还显示,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融资出现了分化。大型国企及大型私营企业由于多为上市企业,资本市场是其对外直接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同时,商业银行贷款、政策性银行贷款以及并购贷款等专项贷款也主要向大型国企倾斜。而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运营方面,融资普遍困难。
  
  因此,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走出去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努力。“企业要发展必须具备国际化视野,而是否要国际化要看企业的能力如何,还要有政府、行业协会、工商联的支持。”华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尤小平表示。
  
  朱建民告诉记者,希望国内的服务机构能够提供相关的行业信息服务,帮助企业走出去,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也应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导。“一带一路”等区域战略是未来3~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中国石化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机遇,企业迫切期待有关部门出台石化行业的发展规划,引导企业走出去,以及指导民营企业如何与国企联合起来走出去。
  
  据庞广廉透露,石化联合会已经对匈牙利、埃及等海外园区进行过考察,正在筹备组建石化工业国际化战略联盟,并与相关的咨询机构、律师事务所、保险公司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贷款、风险评估等帮助。
0
营业执照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豫公网安备41130202000490号 | 豫ICP备19015714号-1 (版权所有 防爆云平台 © Copyright 2009 - 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